“目前,將全區禁捕范圍禁捕區域進行劃片,對岸線進行劃段,設置為5個網格執法小區13個單元網格,配備鄉(鎮)級負責人19名,村級負責人15名,專業執法人員12名,協助巡護員26名,村級護魚員31名,共同組成禁捕執法網格單元,具體負責開展本轄區禁捕水域日常巡查工作,形成‘漁政執法人員+鎮(村)負責人+協巡員+護魚員’的專管和群管力量,推動監管重心下移,切實打通禁捕執法監管‘最后一公里’。”,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肖飛說,隨著鄉(鎮)、村網格員到位,全區“十年禁漁”區、鄉(鎮)、村“三級網格”管理體系構建完成。
為進一步做好禁捕網格化管理工作,大觀區先后印發了《關于抓好“禁管保”進一步加強禁捕退捕工作的意見》《大觀區禁捕水域網格化管理運行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職責到人”的原則,聚焦提升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形成多方聯動管理等,構建區、鄉(鎮)、村“三級網格”管理體系。
禁捕網格責任到人,推進精細化管理。按照“定人、定格、定責”要求,建立完善網格員職責清單,網格單元對個人網格負責,網格小區對本轄區內所有網格負責,形成網格化管理全鏈條責任體系。
水域網格智能監控,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今年新增光電監控11個,其中長江干流5個,皖河水域6個,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大觀區共設置安裝高清光電監控點31個(其中卡口監控點5個),對全區長江、皖河岸線進行實行7*24小時實時動態監測,基本形成了“及時發現問題線索—快速反應—依法處置”的信息化與網格化相融合的高效聯動機制。2023年1-6月份,轄區累計查獲漁業違法違規案件86起,其中90%以上案件均由光電監控平臺發現。
禁捕網格監管有力,形成多方聯動管理機制。充分發揮漁政信息中心平臺作用,構建以區禁捕辦牽頭負責禁捕網格化管理,鄉鎮(街道)按職責協同推進的監管體系。
下一步,大觀區將完善網格化管理運行機制,建立健全巡查工作臺賬,采取檢查、抽查、暗訪、通報等方式,促進網格化管理工作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