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風吹麥田千重浪,又是一年禁燒季。連日來,隨著我縣冬小麥陸續開鐮收割,秸稈禁燒工作也隨之展開。在雙澗鎮馬洼村,一支由村干部、駐村工作隊、網格員等110人組成的禁燒隊伍,臂戴印有“秸稈禁燒”標識的紅袖章活躍在田間地頭、村頭巷尾,成為芒種時節一道最靚麗的風景。
李梅是馬洼村一名村干部,也是“紅袖章”的一員,負責值守一個禁燒網點,網點四周有1000多畝小麥,近三成沒有收割完畢。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邊聯系收割機幫助群眾搶收小麥,一邊要求農機手嚴格配備滅火器、注意作業安全。特別在中午時段氣溫高,收割機長時間作業容易引發火災,她就強制收割機“休息一會”,還為農機手免費提供伙食,用細致入微的服務保障小麥收割“零火點”。

“禁燒的壓力主要在麥收后,這是因為一旦麥秸不能及時離田,就會影響群眾夏種,就可能導致一些群眾一燒了之。”李梅根據以往的禁燒經驗,在做好秸稈禁燒管控的同時,積極引導收儲企業與收割機無縫對接,及時打捆離田;動員有條件的種養殖戶搶抓有利土壤墑情和晴好天氣,及時深耕旋耕還田或集中收集用作青儲飼料。李梅這種疏堵結合的工作方式,實現了秸稈變廢為寶,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
“現在我們既不會放火,也不怕著火,到處都有干部在看著呢。”正在忙著夏種的群眾笑著說,“村干部從根子上為我們老百姓解決了秸稈處理難題,我們打心里支持秸稈禁燒呀!”李梅是眾多“紅袖章”的一個縮影,也是他們堅守崗位、沖鋒在前、舍己為民的真實寫照。

“紅袖章”們迎著晨曦、頂著驕陽、披星戴月守望著轄區內豐收在望的麥田,積極宣傳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相關政策,提醒過往群眾不亂扔煙頭,主動聯系農機手幫助群眾搶收搶運,用實際行動贏得群眾對秸稈禁燒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他們放棄休息、忘記疲憊,把飯菜帶到田間地頭,把責任牢牢扛在肩上,生怕自己哪里沒有盡到責任導致麥秸起火,讓群眾受損、給藍天“抹黑”,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守護著美麗的家園。
截至目前,馬洼村成立禁燒應急隊1個,設立禁燒網點15個,每個網點安排4名以上人員值守,做到全天候崗不離人、人不脫崗。同時為每個網點配備了滅火器、鐵鍬、掃帚等,全力保障轄區內“不點一把火、不冒一處煙”,守護好“天空藍”。(武金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