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三夏”工作全面展開以來,淮北市烈山區古饒鎮把秸稈禁燒作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一項首要工作緊抓不放,采取“網格化”管理,助推秸稈禁燒禁拋工作。
人員網格化。古饒鎮實施鎮主要領導負總責,鎮班子成員包片,鎮機關工作人員包村(社區),22個村(社區)主要負責人對本村(社區)負總責,村(社區)“兩委”干部包自然莊的網格化管理網絡,同時將村民組長、“一組一會”(即:黨小組、村民理事會)成員納入網格化監管中。
地塊網格化。古饒鎮設立190個網格,每個自然莊的每方地塊明確包保干部、巡查人員,每個地塊戶主姓名、收種方式、禁燒措施、秸稈處理方式、作物種植意向、作業農機保障以及村(社區)、自然莊(村民組)包保責任人員和聯系方式等,做到任務明確、措施明確、責任明確。
時間網格化。古饒鎮、村、組共抽調約1500名禁燒人員奮戰在“三夏”一線,實行24小時輪流值班制度,保證每個網格內至少有2人值守,做到無縫對接、不留空隙。抓好關鍵環節,落實“宣傳全覆蓋、包保全方位、巡查全天候”的“三全”措施。古饒鎮秸稈禁燒督查組跟蹤督查,確保人員在崗在位。
河流網格化。把轄區內的鎮村級河道按區域劃分給鎮黨政領導和村主要負責人,結合“河長制”工作要求,明確他們是所在包保河流的秸稈禁拋第一責任人,確保無秸稈拋撒現象,確保不污一條河目標,實現全鎮16.58萬畝小麥(含山地小麥面積)秸稈禁燒禁拋工作穩步推進。
(單位:烈山區古饒鎮政府 撰稿:戴榮萍 王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