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庫訊: 淮北市烈山區古饒鎮堅持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能,從組織建設、人才培養、集體經濟、多元共治等方面發力,激活鄉村振興動能。
上圖:古饒鎮基層黨務工作者培訓班
聚焦組織建設,筑牢鄉村振興“奠基石”。古饒鎮對全鎮65個黨支部進行全盤梳理,建立基層黨組織臺賬,實行“紅黃藍”三色黨員分類管理,推動黨員教育管理精準化、精細化,增強黨員隊伍生機活力。建立“三會一課”(定期召開支部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按時上好黨課)提醒制度,試點發展黨員“積分制。完成22個村(社區)軟弱渙散黨組織摸排工作,全方面多層次地打通組織建設的“神經末梢”,凝聚鄉村振興合力。
上圖:古饒鎮基層黨務工作者培訓班
聚焦人才培養,把穩鄉村振興“源動力”。堅持把教育培訓作為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質的關鍵環節,用好村(社區)黨建工作例會,圍繞鄉村振興、黨建+信訪、發展黨員等重點工作,2023年1到6月初,分類舉辦各類專題培訓班5期,采取“理論授課+典型分享+研討交流+實地教學”的教學模式,全覆蓋培訓村干部200余人次,舉辦2期“村書記大講堂”,選派1名優秀村書記參與“名村掛職”,激發村干部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工作熱情,全方位提升村干部業務素養和專業能力。
上圖:黨員重溫入黨誓詞
聚焦經濟發展,找準鄉村振興“金鑰匙”。召開古饒鎮首屆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評審會,建立集體經濟項目庫21個,幫助各村(社區)開對“藥方子”,迸發“新動能”。2023年1到6月初,古饒鎮建設“一村一工坊”項目6個,打造王店村1個“微工坊”樣板;推進黨支部引領合作社工作,目前17個村(社區)完成注冊掛牌等工作;南園村合作社率先探索“黨支部+合作社+企業+基地+農戶”模式,成功入選“2022年安徽省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深化黨建引領信用村工作,目前21個村(社區)已全部成立評議小組、審議小組,已評出3A級信用村1個,2A級信用村3個。
上圖:古饒鎮2023年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評審會
聚焦多元共治,構建鄉村振興“新格局”。古饒鎮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標本兼治實踐模式,村(社區)不斷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構建農村網格“1+1”工作模式,全鎮21個村(社區)共組建網格黨組織和紅色鄰里委員會158個,利用“竹邑茶館”“銀齡調解室”等陣地,充分發揮農村“五老”人員穿針引線功能,織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網格,2023年1到6月初,有效化解矛盾糾紛150余件;組織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評選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培育農村文明新風,構建鄉村振興支部引領、群眾參與、齊抓共管、多元共治的良好格局。
(單位:烈山區古饒鎮政府 撰稿人:戴榮萍 李星)